第625章 对策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625章  对策

    “您也知道我记性不错,平时看的书又多,每到一个学府,藏书楼的书我都会扫上一遍。而我对农事又特别感兴趣,典籍上说过,我就能找出来。”杜锦宁道。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好吧,齐伯昆不服不行。

    他虽痴长几十岁,自诩饱读诗书,但要论看书之多、涉猎之广,他还真比不上年仅十四岁的杜锦宁。

    这一点,他甘拜下风。

    他撇开这个问题,将今天朝堂上的情形跟杜锦宁说了一遍,道:“你现在打算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只要把‘谷贱伤农’这个论调驳倒就行了,这于民有利。至于我自己,我想,我不过是写了一本话本,皇上胸襟宽广,总不至于因为这个就治我的罪吧?”杜锦宁笑道,遂又把她跟关乐和说的那番话对齐伯昆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你小子,所以说你狡猾呢。”齐伯昆指着杜锦宁,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杜锦宁选择把再生稻的事写在话本里,实在是鸡贼。

    话本的特点是什么?就是在于虚构。作者凭着自己的想像,创造着一个世界,主人公就在这个世界里里进行着他的悲欢离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郑太后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赵明月嘟起嘴:“我还不是为黎民百姓好?那些世家就只知道维护他们的利益,他们作为朝庭官员,有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吗?其实这事说起来,不过是因为触及了他们的利益而已,只要放开田地的种植规定,他们对于再生稻或是双季稻,就再也不会说什么了。”

    赵明月点点头:“好。”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干政,母后说话却不一样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