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6章 六元及第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有一肚子话要在这朝堂上说,有多少锦绣文章要在这里当着众人显摆。为了这个,他这两天可没睡着觉,就等着逮个机会表现呢。

    虽说跳过齐慕远被封为榜眼,他应该很高兴才是,但被区别对待,他很是失落啊。

    要不是怕大臣上折子说他选的状元、榜眼太年轻英俊,说他看年纪看颜值,不看真才实学,而其他七位进士也没有提出什么让他眼前一亮的建议,他还真不想封这位姚荣观为榜眼。

    因为不是先皇下旨传位,而是手刃兄弟夺得的大统,他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。现在在恩科上出现六元及第,国之大瑞,那些角落里的杂音就应该消失了。

    齐伯昆是天子近臣,君臣之间聊天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聊国家大事,累了的时候也会聊一些家事。所以赵晤早在做皇子时,就时常听齐伯昆说起自家这个孙子。齐慕远做的事,也传到了赵晤耳里。

    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,榜眼与探历来都被授予这么个职位。

    就在大家期待之时,赵晤却跳过了齐慕远,直接看向第三名的那个老头儿:“你叫姚荣观?”

    “是的,皇上。”

    杜锦宁尽管不满意,还是磕头谢了恩:“多谢皇上。”

    “杜锦宁,朕封你为翰林院修撰,以后好好为朝庭效力。”赵晤道。

    “是是,姚荣观给皇上请安,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姚荣观哆哆嗦嗦地跪了下去,连磕了三个响头。

    其他八个进士你看我我看你,赶紧跟着齐慕远一起跪了,心里都震惊不已。

    这是旧例,所有的状元都会被授予这么个官职,从六品。翰林院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,翰林院修撰主要职责是掌修国史,掌修实录、记载皇帝言行、进讲经史,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等事。

    这就是家世的好处了。

    尽管姚荣观的文章写得不错,但观念陈旧,人云亦云,丝毫没有创新。杜锦宁和齐慕远年纪虽轻,却提出了不少让人亮眼的建议与观点,但在这位姚荣观的文章里,他只看到了满篇的阿谀奉承和拍马溜须。大概那些臣子以为他喜欢看这些,这才把姚荣观取在了第二名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