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6章 六元及第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第(3/3)页
县案首、院案首、府案首、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这是能舞弊得来的吗?饶是杜锦宁是赵晤的亲生子,也不敢这么做吧?而且不听皇上刚才所说的吗?这杜锦宁竟然是农家出身的寒门子!这怎么可能?这么小的年纪就取得这样的成就,这还是人吗?
看来,这真是国之祥瑞啊!唯有昌明盛世,才会出现像这样妖孽一般的人物,来辅佐皇上,创造更辉煌的未来。
齐慕远自然不胆怯,从从容容地在御前对答,把一件案情说得生动离奇,让大殿的臣子、太监以及新科进士们听得一惊一乍,兴致盎然。
“你是豫州安阳人?”
赵晤笑得合不拢嘴。
赵晤让大家起身,这才看向齐慕远。
“好,朕封你为本科新科榜眼,授翰林院编修一职。”赵晤道。
示意姚荣观退下,他这才看向了齐慕远,兴致又被提起来了:“齐慕远,朕听说你打十四岁起,就一直去衙门里协助办案,朕想知道你遇见过的最离奇的案子是什么样的,对于刑部律法,你有什么好的建议?”
说完案件,齐慕远道:“草民在桂省,跟过五名县令跟踪案情,又协助过其他七位官员破案。草民深深觉得破案是一件十分专业的事,不是每一个县令和县尉都擅长的。臣以为,如果皇上能在刑部专设培训机构,把县尉、通判等官员定期召来培训,加强他们的能力,必使所有犯罪都能所以遁逃。”
“你说的有道理。”赵晤没想到自己不过是表现一下自己对齐伯昆的信宠,多问了齐慕远一句话,就获得了这样一个好建议。
屁股决定脑袋。赵晤作为皇帝,自然是想要中央集权,把所有的权利都抓归自己手里,免得有人生了异心,动摇赵家皇权的根基。
而那些县尉、县令等官员一派下去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,跟京城联系不多,心思就容易散。如果依齐慕远这建议,他就能时不时地把当地的县尉、通判这些人都集中起来培训培训,给他们洗洗脑,也能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。这些官员几年一调,也能对县令、知州、知府这些人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。
(本章完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