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1章 丈母娘与女婿(二合一)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时,观棋已打开了包袱皮,露出了里面的锦盒。

    因着杜锦宁的关系,陈氏对齐慕远越亲热越不见外,齐慕远心里就越高兴。

    齐慕远腿长脚长,几句话的功夫已到台阶下了。

    转头她又吩咐丫鬟:“去厨房一趟,叫他们多弄几样精巧可口的早餐过来。”想了想,她又道,“我记得小远那孩子喜欢吃朱大娘做的水晶包,叫她赶紧做一笼来。”

    为了不给杜锦宁丢脸,在杜锦宁的劝说下,她也一改以前的简朴风格,讲究起吃穿用度来。首饰衣服越买越好,下人奴仆也越用越多。

    这一声“自家人”一出,两个人心里就涌上一股异样的情绪来,心里都极欢喜。

    礼下于人,必有所求。莫不是齐家人在京中犯了大事,转移钱财到润州杜府来么?

    “如此也好。”朱老头唤了朱小六,领齐慕远进去。

    由不得他不生疑。这两样东西,便是在京城里都难以在市面上看到。毕竟各银楼都有自己相熟的大客户,出了什么好东西,他们就会巴巴地送上门去,绝对不会摆到柜台上卖给普通客人。一来结交人脉,二来这种东西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。

    她是以为齐慕远送这首饰价格太昂贵,不想让人看到,以免让人生出觊觎之心。根本没往杜锦宁已向齐慕远泄露了自己是女儿身那方面去想,所以还留下了陶妈妈。

    齐慕远又看了陈氏屋里立着的几个丫鬟一眼。

    “你家少爷呢?可还在家?”齐慕远问道。

    观棋拿出三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递了过来,又在袖袋里掏了掏,掏出一叠子小额的银票,抽出其中两张一百两的放到了桌上。

    观棋捧着那个包袱紧跟其后,进屋后就站在了齐慕远身后。

    她现在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乡下小村子苦哈哈的妇人了。

    齐慕远送的这套头面,式样不见得有多别致,但品质却是看得见的,一看就价值不菲,起码得一千两往上了。

    他这样说,也是因为陶妈妈在场,生怕自己送陈氏头面的举动太过令人多想,这才补个漏洞。

    他摆手道:“既如此,那便不用叫她。我去跟伯母请个安后直接去庄子上就好。”

    观棋跟了齐慕远多少年,如果这点信任都没有,他哪里敢把观棋放在自己身边?

    而眼前这两朵珠,别的不说,那深紫的颜色与明亮的光泽,就让齐慕远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通家之好,就是这样,无需去通禀,朱小六领到陈氏院门口再叫人说一声就行。陈氏方便的话,直接就能见齐慕远。

    掌柜一行人把三人送到了门口。

    他正要把锦盒打开,齐慕远忽然制止了他:“观棋,你先出去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掌柜心下一松,挥了一下手,伙计又把一个锦盒捧了上来,却是一副头面首饰。不过这副明显比上一副好太多,而且式样也比原先那两副好看。

    别看齐慕远平时不怎么说话,可真要应酬起来,却也是十分来事会说话的。

    他道:“破费什么?我跟锦宁是什么关系?亲兄弟一般。上回他给我祖父送的一棵老山参,价钱就远远不止这一点,还望伯母不要推辞才好,否则回去后我就没法跟我祖父交待了。”

    他打消了用首饰来试探陈氏的念头,笑着解释道:“之所以叫伯母遣人出去,是因为这些首饰就是润州那个叫德庆楼的银楼出售的,品质之高便是京城都难以遇到,价钱还低,掌柜行事讳莫如深,照我查案的经验,这其中多半有些蹊跷。担心伯母的下人里有本地人,跟当地千丝万缕,我这才小心行事。”

    这一回齐慕远没有再犹豫,直奔杜府而去。

    这副头面首饰包括三支发梳、钗一对、步摇一对。东西虽多,但金子都是有价的,镶嵌的宝石与珍珠、玉石都比较细碎,又不如前两样那么难得,价格自然高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她倒也不见外,把齐慕远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看待——一个女婿半个儿嘛,呵呵。

    陈氏也没去厅堂,而是站在廊下等着,远远看到魁梧拔挺的齐慕远大踏步进了门,皮肤又比上次黑了些,却更显男子汉气概了。

    陈氏一摆手:“自家人,不用客气。”

    他打开的是给陈氏买的那副头面:“这是送给伯母的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