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1章 丈母娘与女婿(二合一)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桂省的稻谷就是一年两季的,齐慕远自然知道什么是双抢。他更知道这次稻谷丰收对杜锦宁的意义。

    他却是不知,齐慕远出来查案,因乔装的是买货的大商人,所以他和观棋身上都带了大量的银票,以取信于人。以他们的身手,小偷小摸根本就近不了身,自然不惧别人偷了去。

    一千两是什么概念?她现在住的这个占地二、三十亩宽的宅子,也才一千五百两呢——润州是个小地方,再加上这宅子离城中心有一段距离,价格自然便宜。

    掌柜笑容一僵,脸上的得意之色褪去,敛起了笑容。

    “来,快进来坐。”陈氏领着齐慕远进了厅堂。

    虽然她年纪已愈四十,比齐慕远的母亲年纪还大,但毕竟是个女人,单独跟齐慕远呆在一个房间,外人不说,家中的下人都要嚼舌根子。

    否则齐慕远跟杜锦宁也交往好几年了,平时礼尚往来也就逢年过节时的吃食,比如端午送些粽子什么的,很是家常。这忽然大手笔地要送几千两银子的首饰——这头面还仅是一个锦盒,那边还有一个锦盒呢——就由不得人不心里犯嘀咕。

    苏氏的珠不少,但极少有这种带颜色的,绝大多数都是白色。

    望着三人骑马离去,伙计问掌柜:“要不要派人去跟着他们?”

    陈氏会意,挥手道:“陶妈妈留下,其他人都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齐慕远定定地跟掌柜对视了一会儿,他忽然一笑,抬起手拱了拱:“那就劳烦掌柜的给包起来。”

    如果掌柜想宰他一顿,欺他人生地不熟,卖个高高的价钱,倒也可以理解。可依他的眼光判断,这两样东西叫价并不贵,不光不贵,还相对有些便宜。

    原来如此。这要是回礼,就说得通了。

    “啊呀,不巧,因为双抢,我家少爷早出门了,估计此时已经出城。”朱老头着急着,“要不要小人派人去追他们回来?”

    因为杜锦宁买的宅子越来越高级,杜锦宁自己又越走越高,陈氏接触到的邻居以及相交的妇人也越来越有权势。

    他一面上台阶,一面笑道:“从东边过来,昨晚在不远的小镇上住了一夜,一早赶过来,正好遇上开城门。”

    他道:“还真没吃。伯母府上的吃食我向来喜欢,今天有口福了。”

    杜府看家的仍是朱老头。见得齐慕远和观棋,他喜出望外:“齐少爷,许久不见。”

    他朝观棋示意了一下,转过头来对陈氏道:“我在来的路上看到几样首饰,式样和质地都不错,便买来送给伯母,也不知道您喜不喜欢。”

    他知道,杜锦宁女扮男装是大罪,这天底下除了陈氏,没准连杜锦宁的姐姐们都不一定知道。以杜锦宁那谨慎的性子,是绝对不会让陶妈妈这种下人知道的,那可是致命的把柄。

    陈氏笑道:“你这样是对的,小心使得万年船,锦宁没少在我耳边唠叨这句话,弄得我都糊涂,不知她是我娘还是我是她娘了。”

    齐慕远见状,也是无奈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丫鬟赶紧去传话。

    掌柜无语。

    陈氏就跟没看到观棋一般,对齐慕远嘘寒问暖:“这么大老远来,还没吃饭吧?我已叫厨房准备早餐了,正好我也没吃,一会儿咱们娘儿俩就吃点。”

    别怪陶妈妈想得多,她以前的主家就是犯了事被抄家,她们一家被卖到杜家来的。经历过前事,她自然就会往这方面去想。

    现在有了齐慕远扯的这个由头,他送头面的不当举动也被陶妈妈给脑补好了:齐慕远小孩儿家家的,刚出来当官,涉事未深,送礼不当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再者,要回价值几千两银子的礼,也不是一件容易事。陈氏又不像齐伯昆那样七老八十,还用不着吃补药。而且总不能杜锦宁送去一株老山参,齐慕远又回一株老山参吧?所以只能买头面首饰送了。

    齐慕远不知道陶妈妈一会儿的功夫,就自顾自地脑补,把他因为一时冲动而有些漏洞的举动都给了合理解释清楚了。

    表打我,我真不是故意拖情节,呜呜呜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