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4章 反应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844章  反应

    “这怎么可能?”虽然有人已半信半疑了,但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。

    此时又有人走了进来,满脸惊叹地嚷嚷道:“天哪天哪,简直不敢相信,杜锦宁竟然是个女子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又是这话?你打哪儿听来的?”不相信的那些同僚嗤之以鼻,“别以讹传讹,人云亦云。”

    “吏部齐尚书说的。”那人根本没注意到同僚的表情,仍为那个消息满脸忡怔,“齐尚书刚从宫里出来,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。”

    一听是齐伯昆传出来的,大家你看我、我看你,开始相信这是真话了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齐伯昆是赵晤面前的第一红人呢?如果说宫里有什么消息,第一个知道的肯定非齐伯昆莫属。

    而且,齐伯昆性子沉稳,嘴也紧,是从不会乱说话的,更不会拿这个消息来跟大家开玩笑。

    要是这话真是齐伯昆说出来的,那么十有八九是真的了。

    “你是亲耳听齐尚书说的,还是听别人讲的?”老成持重的官员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刚才在吏部那边办事,齐尚书走进来,有人看他脸色不对,那表情就跟做梦似的,关心地问他一句,他就说出这样的消息来。”那人道。

    “可这样的话,让工部那些老家伙的脸往哪儿搁哟。”

    屋子里顿时一片安静。

    “是啊是啊。”大家也是一脸做梦的表情。

    虽说可以赏钱。但朝庭赏钱又能赏多少?百来两金子再加些绫罗绸缎、金银瓷器,已是最顶级的封赏,而且金银瓷器因是赏赐之物,是不能买卖或转赠的。

    可不是怎的?杜锦宁不光读了书,还参加了科举,一路考了上来,六元及第,年仅十五岁就成了鸿庆元年的新科状元。

    “不光考状元啊。你看看人家,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捣鼓出高产水稻,听说南方的那什么‘经济改革’也是她向皇上提议的。再看看工部和户部那些人……唉,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。”

    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亲耳听到齐伯昆话的人。

    “你们还记得没有?杜锦宁可是上一届的状元,而且,还是六元及第。”又有人感慨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