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4章 反应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第(2/3)页
“怎么办?让她继续研究呗。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,就算她已不是朝庭官员了,皇上也不允许她推辞不干吧。”
“既然杜锦宁是女子,她自然不能当官了。那这高产水稻怎么办啊?”
大家这才想起杜锦宁是个女子,还是个小姑娘。朝庭这样白使唤人家,似乎真的不好。
如果靠着作弊,考个秀才、运气爆棚考个举人也有可能,不过成绩绝对不会太好。想要一路高歌拿第一,那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大家都是一路考上来的,太清楚科举考试是怎么一回事了。
“这……简直太不可思议了。”有人一脸恍惚的叹道。
“那她也太厉害了吧。这简直是天下第一奇女子啊。”有人叹道。
“齐大人说,杜锦宁手里握有丹书铁券,而且她为大宋也做了一些贡献,所以丹书铁券收回,抵消她的死罪。”那位刘姓官员道。
刑部这些官员天天审案,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疑点。
“杜锦宁这样,是犯了欺君之罪吧?”有人问道,“皇上在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?”
“她是女子,怎么能参加科举考试呢?”有人喃喃道。
“又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,任谁都不高兴吧?听说杜锦宁为了这高产水稻,没日没夜地呆在田地里。以前还好,做好了能升官。可现在……”说话的人摇了摇头。
再说,有钱有什么用?没有相任的权利做保护,越多钱就越容易被人算计。
“她跟我闺女一样大呢,还没找婆家。就这么让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呆在田地里,唉……”一个疼闺女的官员叹道。
“在朝堂上商议这事时,阮大人你也在场的吧?你觉得这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?”另一个官员毫不客气地怼了同僚一句。
“与其说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,不如说是因为她手里握着丹书铁券,才敢大胆承认自己是个女子。否则,她就是抗旨不遵拒绝赐婚,皇上也不会拿她怎么样。高产水稻的问题还得靠她去解决呢。”
能以十五岁的年纪考状元,几百年来便是男子都没多少,更不用说女子了。更何况人家还是六元及第,绝无仅有的第一人。
六部有时候为了抢资源,关系并不是那么友好,各自给对方挖坑都是常事。看到对方吃瘪,自然十分高兴。
立刻有人反驳:“怎么不可能?搜身又不严。而且你别忘了,她是六元及第,这样的才学,是做不了弊的,搜身的时候对她就宽松不少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