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0章 张宗尧吃肉砸锅-《1850再造中华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和前朝一样,清朝官员也可以使用驿站,食宿皆免费。但湘军是私兵,大部分军官都不算正式官员,因而也就不能使用清朝的邮驿系统。

    听到这儿,曾国藩眉头一皱,对刘蓉说道:“霞仙,一会儿算一算这顿饭吃了多少钱。我们补给厘卡,不能让宗尧为难。”

    张宗尧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,赶忙说道:“大帅,何必如此!你辛苦廉洁,我们底下都清楚。这顿饭,就算我们厘卡十几位兄弟的一片孝心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却坚持付钱,说道:“我是大帅,我带头交钱,你的差事就好办些。厘卡上还有什么难处,请你一五一十告诉你。”

    透着马灯,张宗尧看到了曾国藩坚毅的面庞。他鼓足了勇气,说道:

    “按规定,厘卡收取厘金,只能收取货物价钱的百分之一。上一个厘卡收过厘金,出具凭单,下一个厘卡不得重复收税。

    “但实际上,为了提高厘金收入,各处厘卡常常重复征收厘金,又擅自提高税率。有些地方,厘金税率竟然能够达到百分之十以上。

    “譬如龙港这处厘卡,每月需进银三百两。按百分之一的税率,每月所经手的货物价值必须超过三万两白银。平均下来,每天至少就要有价值一千两银子的货物过卡。

    “这些年,江西、湖北连年战事。最近几个月,江苏、浙江、福建又相继落入粤匪手中。商旅不兴,厘金收入减少。

    “各处厘卡为保证每月的进银,只得重复征税,只得提高税率。税率越高,商品价格越高,老百姓越买不起。商人经商越少,做生意更不积极。

    “如此恶性循环,厘金负担越来越重,厘卡收入越来越少。商业越来越差,老百姓也越来越穷。”

    对满清来说,征收厘金无异于饮鸩止渴。但对于急需筹饷的湘军来说,厘金却是唯一稳定、可控的军饷来源。

    至于张宗尧,负责龙港厘卡,却对厘金制度颇为诟病。这种吃肉砸锅的做法,却引起了曾国藩的注意。

    他身处一线厘卡,对厘金弊端一清二楚。最可贵的是,他敢于当着曾国藩的面,直陈己见。

    但曾国藩亦别无他法,只得对张宗尧说道:“你说得很有道理。可眼下,湘军还离不开厘金,唯有切实整顿,防止贪墨,方是可行之道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