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第二十章:聚而再议-《永世帝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房玄龄琢磨了一下,说道:“克明兄此言甚是,若此策实施,我朝的国库增加何止千倍万倍!有了如此多的钱两,修路、水利、战事、奖赏等都可以大有改善!殿下,请进禀陛下立刻发布律令、全力实施!只是~~”

    杜如晦截断房玄龄说道。“只是什么?玄龄兄可是担心有人铸私钱的?”

    “对!以前以一当一都有人敢私铸铜钱,何况现在这以一当十、当百呢?”房玄龄不无担心的说。

    杜如晦却不担心,面色有些轻松,“玄龄兄,不能因噎废食啊,现在咱李唐缺的是稳定、缺的是铜钱。即使有人敢这么做,那也是癣疥之疾,无伤大雅。

    更何况,此等人捉住之后还可得些铜钱回来,又可杀一儆百。再说了,那小郎君不是建议在重量上多些变化吗?秦王可命人再具体商议一番后,拿出个可行的章程来,此事不难解决的。房兄多虑矣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请秦王在奏章后面附加上详细的防止私钱铸造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见自己的心腹二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,接过了话题:“正如二位先生思量那般,我当初听到此策也是震惊万分,没想到如此良策竟然出自黄口小儿之口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见李世民又把话题扯到殷清风身上,他说道:“本以为峤国公故去之后,郧国公府将败落下去,没想到转眼间其后辈又出一麒麟儿,峤公在天有灵啊!”

    “是啊,峤公时常感叹后人不继,谁曾料到其继子的庶子竟有如此才能,此峤公之幸也是我大唐之幸。”

    “可惜我只一女早有婚配,否则定要嫁此东床佳婿。”房玄龄不无遗憾的说。但看他的表情,似乎也不是遗憾而是提醒。

    与房玄龄搭档有了一段时间的杜如晦也说道:“我家虽有两个不曾婚议的小娘,只是年岁太小。对了,殿下,殷郎君今年齿岁几何?”

    “只十五岁吧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赶紧接口说:“殿下之长女襄城今年也有十岁了吧?”

    李世民听了房、杜之言很是意动,对啊,如此良才何不招为王婿?趁众人还不晓得其名声之前,快快定下此婚约。这事儿今晚就和观音婢商谈一下。

    房杜二人见此也知铜钱的事情已经议定,于是和李世民商讨了一番关于耕牛养殖的事情之后就起身告退而去。

    李世民送走二人之后,回到书房将铜钱改进、养殖的办法和意义等一一写明之后就急不可耐的回了寝宫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