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时候,何绍云说话了,不过他是对王得进说的:“令郎如此喜欢数学,何不专门让他教五个年纪的数学,这样再请五个经书先生,各负责一个年级。” 何志远和周拂柳同时明白了何绍云的意思,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,这样就不需要其他先生们学习数学了,省去很多麻烦。于是两人都表示同意。 何志远接着又说道:“之学兄,那咱们把条件改一改。如果两个月后,你三门课程都能优秀,那我就收你为徒,并且成为学馆的先生,你看如何?” “行,我保证学好。不过,没有拜师之前,师傅也要时常指点我,那些手稿上的符号我都不认识。” 何志远想起来了,那手稿上有许多英文字母和拉丁字母,他要是能认识那才是怪呢。随即说道:“那是自然,有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。” 王之学高兴的爬起来,对何志远说:“师傅,那这些手稿先借我看一下,我保证保存好,不会弄坏。” 说完王之学对众人行了一礼,匆匆去了外面。 王之学走出去以后,王得进对何绍云说:“何里长,小儿能不能学好数学还未得知,我觉得还是先让招来的先生学习数学,比较稳妥一些。” 周拂柳前世是大学教授,对于教学和学生的情况最为了解。从王之学今天的情形来看,他对数理化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,以后肯定能学好,这一点对她绝对有信心。如果他愿意在学馆教书,那是最合适的人选。于是,周拂柳对王得进说道:“先生,王公子对数学如此痴迷,他就一定能学好。如果他愿意在学馆教书,那他就是学馆数学老师的最佳人选,这一点还请先生放心。” “多谢周小姐对小儿的赞誉。”王得进拱手谢道。接着又对何绍云说道:“那就按照咱们商定的。这些天,我就准备一下学馆各年级经书课程的编写。如果有人来应聘学馆先生,咱们就共同把关。” “好,那就有劳先生了。”何绍云拱手说道。 随后,众人告辞。周拂柳一人去了学馆,何志远与父亲往肥皂作坊而去。 走在路上,何志远想起了丁壮之事,问道:”父亲,前些天,你去城内找庄吏目说的那个丁壮批文之事,现在如何了?“ “这件事,还需要等几天。庄吏目说,现在新任知州还没有到任,衙中一切大事还需要知州大人来决定。” “庄吏目有没有说知州大人什么时候到任?” “现在他也不知道何时到任,就在近期,不会太久了,吏部行文已经到了衙门。庄吏目还提醒我,莒州衙门内,管辖丁壮之事的是兵房司吏张大人,所以张大人那边一定要去打招呼。” “也对,兵房掌管全州的兵丁招集、丁壮训练之事,这批文不能绕开张大人那边。在新任知州到任之前,必须去张大人那里打点好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