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清晨,李毅飞冒着严寒早早来到办公室。 窗外,水又市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晨雾中,街道上的行人裹紧大衣,行色匆匆。 李毅飞刚在办公桌前坐下,孟子义就轻轻推门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红头文件。 "市长,省里的试点批复下来了。"孟子义将文件放在桌上。 李毅飞拿起文件仔细阅读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。 这份关于"促进35岁以上劳动者就业试点"的批复文件措辞严谨,但字里行间透着急切。 试点期限三个月,要求二月底前必须拿出可复制的经验。 "通知下午两点开会。"李毅飞放下文件,"各局一把手都要参加,一个都不能少。" 下午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。李毅飞走进来时,注意到人社局刘副局长正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什么,经信委主任则和财政局局长低声交换着意见。 "都到齐了?"李毅飞在主位坐下,开门见山,"省里已经正式批复我们开展促进35岁以上劳动者就业试点。时间紧,任务重。" 李毅飞环视会场,语气凝重:"这不是普通的试点。 在座各位可能都听说过'35岁危机',现在这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。 我们要解决的,是成千上万正值壮年却面临就业困境的劳动者的实际问题。" 刘副局长扶了扶眼镜,第一个发言:"市长,企业的顾虑很现实。 这个年龄段的员工往往薪资要求高,但学习新技能的速度可能不如年轻人。" "说得对。"李毅飞点头,"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下行政命令。 我建议先从几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始试点,用事实说话。" 经过激烈讨论,试点方案初具雏形。 散会后,李毅飞特意留下刘副局长:"老刘,你带人去几家企业实地走访,一定要听到最真实的声音。" 接下来的几天,李毅飞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类企业中。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,他见到了38岁的程序员张工。 张工苦笑着说:"李市长,我们这行更新换代太快了。 去年还能用的技术,今年就可能被淘汰。 公司更愿意招聘应届生,他们学习能力强,薪资要求也低。" 在一家制造企业,42岁的生产主管王师傅的情况更令人揪心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