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山雨欲来,风已满楼。-《贞观悍师:从教太子逆袭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李承乾独自在显德殿内跛行,案上摊开着空白的奏疏纸张,墨迹已干。

    他方才试图将心中翻涌的忧虑与复盘所得再次形成文字,笔提起数次,终究又放下。

    博弈、信用、权衡……李逸尘所授的这些,此刻在他脑中反复碰撞,却拼凑不出一个能扭转乾坤的切实方略。

    他看清了危局,却寻不到破局之刃。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不能急,不能乱。

    唯有与逸尘商议,方能厘清这纷乱思绪,寻得东宫在此漩涡中的立足之地。

    次日,朝廷明发敕令,正式昭告天下,发行“贞观裕国券”,总额五十万贯,以充国库,备边、修渠、缮宫等用。

    敕令由中书省草拟,门下省审核,加盖皇帝玉玺,流程迅捷无比。

    与东宫债券分设的一贯、十贯、百贯三种面额形式不同,这“贞观裕国券”只发行了百贯与千贯两种大额券。

    敕令一出,朝野表面波澜不惊,暗里却已暗流涌动。

    魏王府,书房。

    李泰手中摩挲着一份刚送来的敕令抄本,圆润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。

    他看向坐在下首的杜楚客,语气轻快。

    “朝廷到底还是走了这一步。五十万贯……呵呵,父皇这是被国库的空虚逼得狠了。”

    杜楚客躬身道:“殿下,此乃良机。东宫前番债券成功,市面溢价近两成。”

    “此番朝廷债券,信用更胜东宫,初期抢购之下,溢价可期。且此次发行多为大额,非豪族巨贾不能轻易购得,正合我等。”

    李泰点头。

    “本王也是此意。你立刻去办,动用府中能动用的钱帛,尽可能多购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,传话给与我们交好的几家,让他们也务必跟上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压低声音。

    “记住,现在购入,是替朝廷分忧,彰显忠心。但东西拿到手,先捂着,不要急着出手。待市面需求起来,价格上扬,再慢慢放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这其中的利差,便是我们的。”

    “属下明白。只是……东宫那边,太子殿下昨日在两仪殿似有异议?”

    李泰嗤笑一声。

    “那跛子,迂腐而已。他只看到风险,却不见其中大利。朝廷权威岂是东宫可比?”

    “父皇既已下旨,便是定论。他再担忧,也是徒劳。我们只管做我们的事。”

    他挥挥手。

    “快去办吧,莫要落在人后。”

    属官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李泰独自坐在房中,手指轻轻敲着桌面,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。

    他不仅要借此牟利,更要借此进一步打压东宫。

    若朝廷债券大获成功,而他李泰在其中获利颇丰,更能显得他眼光独到,善于把握时机,对比之下,太子之前的担忧便成了笑话。

    赵国公府,内堂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屏退了左右,只留下一位掌管府中财货的心腹老仆。

    他将敕令放在案上,神色平静无波。

    “府中能抽调出多少现钱?”

    “若不动田产、宅邸,能动用的铜钱、绢帛,约可换购八千贯债券。”

    “都购了吧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淡淡道:“以府上名义,分开几次购入,不要过于扎眼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购入之后……”

    “存入府库,暂不动用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端起茶杯,抿了一口。

    “如今购入,是表明我等对朝廷国策的支持。至于何时出手……待价而沽即可。”

    “东宫债券能溢价两成,朝廷债券,初期溢价或许不及,但也不会差太多。这笔收益,稳当。”

    他放下茶杯,目光深邃。

    他支持发行此券,固然有迎合圣意、解决国库困难的考量,但同样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。

    长孙家虽为后族,权势熏天,但维持这等门第,开销巨大,能有此稳妥进项,何乐而不为?

    至于太子所言风险……在他看来,以朝廷之威,足以弹压一切不稳。

    即便有些许波动,也伤不及他们这些最早入局、消息最灵通的顶层人物。

    梁国公府,房玄龄处理此事则更为低调。

    他并未大肆筹措资金,只吩咐管家动用部分闲散钱财,购入了一千贯债券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