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章 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-《与君欢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内侍带来姜禾的消息,事无巨细。

    赵政每次都说:“任王后如何,莫要告诉太后,也莫要阻拦。”

    其实整个大雍王宫,最想要拦住姜禾的那个人是他。

    赵政同样很忙。

    这个祭典第一次聚集了七个国家,雍国除了要保护各国使团的安全,还要留意其中的风吹草动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,祭典后的战争,也在悄无声息地准备着。

    雍国有猛将良兵,且创“耕战”之策。平日里士兵耕田,一旦战争爆发,便整编入军。所以雍国的兵,不缺。

    雍国也有富庶蜀郡,天下粮仓之地,存粮足可应对征战。所以雍国的粮,也不缺。

    赵政既已亲政,便同文臣武将商议,想要攻打韩魏,再取赵燕。可是这些国家都在北方,而蜀郡距离关中颇远。

    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

    从南往北调运粮草,路途遥远,不利作战。

    那么关中呢?

    可惜关中常年干旱,粮食只够军民果腹而已,官府鲜有存粮。

    粮草一事悬而未决,赵政便不能发兵。

    不过就在祭典前一日,韩国国君再一次入宫,送来了解决关中干旱问题的良策。

    修渠。

    三尺长的丝帛展开,其上蜿蜒起伏,绣着山水纹路。

    而山水纹路之上,又用银线细致地勾勒出一道渠水。

    这条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,长达300余里,灌溉关中平原。

    赵政看着那条银色的丝线,一时间心潮起伏。

    解决关中土地盐碱干旱问题的良策,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出现了!

    若关中千里沃野再无凶年,则雍国大军的铁蹄,就能北踏燕国,南诛蛮夷。

    只是,这到底是良策,还是阴谋呢?

    绣出这简单的一条线,需知雍国舆图,需能勘探水文,需懂天地造化,更需有能工巧匠。

    韩国人才凋敝,是绝不可能献出这样的计策的。

    是魏忌,只可能是他。

    群情振奋的大臣在宫门下钥前离去。

    赵政手里拿着那幅修渠图,在桂树下找到了姜禾。

    她静静坐着,抬头看天上的群星。

    宫灯为她玄青色的衣服镀上一层金边。

    “姜禾,”赵政唤她道,“你来看看这个。”

    他把修渠图丢给姜禾,同她一起席地而坐。

    姜禾微微诧异地展开图,台阶下服侍的宫婢立刻提着灯笼靠近。

    “是渠。”短暂的惊讶过后,她点头道。“是魏忌想要雍国修的渠,”赵政唇角噙着冷意,转头看向姜禾,“孤想问你,这渠,可修吗?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