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【跟苏轼一样,这幅作品是李白留在世间的唯一真迹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这幅作品写得好不好不重要,关键是我们能透过这幅作品,看到更多的东西。 李白不是虚拟的人,不是虚拟的符号,他直正地来讨人世间. 尤其是,这幅作品,还写得很好。和李白的诗 一样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让伟人也非常赞叹。】 紧接着天幕放出了博物馆收藏的《上阳台帖》。 宋徽宗在上面写了评语,瘦金体很好看,但给天下人开了坏的先例。后来的人有样学样,写的题跋一个比一个多,几乎都是李白写的两倍。 到了明代墨林居士项元汴这里,他看这么多人都在上面写了东西,觉得自己多盖点章也不过分吧? 他于是噼里啪啦盖了几十个章,几乎把李白的书法围了起来。据不完全统计,这上面有六十三个章,大部分都是他盖的。 时间来到清朝,乾隆一看,不好,他来得太晚了!这上面给他发挥的空间太小了! 他只好避开前人盖的章,见缝插针地在字里行间盖章,比如乾隆御览之宝”、“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”、“古稀天子”。 他盖完之后,还觉得自己没吐槽完,所以又在后面写题跋。 特别有意思的是,乾隆给其他作品写评语的时候,往往会写几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文采。可面对诗仙的作品,他老老实实地写评语,并没有写上几首打油诗。 这一回,他好像有自知之明了。 杜甫:“……” 杜甫从李白手里抢走剑,狂砍旁边的树,好像是把这树当做乾隆。 他胸口剧烈起伏,好像被糟蹋的不是李白的作品,而是自己的。 “太白兄你说得对,乾隆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!” “等到了地府,他必须给你脱靴研墨,方才能解这恶气。” 他再也不会承认这个徒弟! 之前是李白劝杜甫不要生气,现在反倒是李白劝杜甫消消气。 生气的不光是杜甫,还有无数李白的粉丝。 项元汴的邻居不停骂着乾隆:“果然是异族人,山鸡怎么学也学不成凤凰,都是附庸风雅之徒,哪有这么盖章的?他若在我面前,我一定要给他两巴掌,打得他满地找牙。” 一般来说,众人不敢妄议天子,但他们是明朝人,乾隆又不能来打他们。而且他们骂异族皇帝,说不定皇帝还要赏他们呢。 所以,新仇旧恨之下,明朝人骂乾隆骂得最狠。 邻居的声音太大,传到了隔壁院子项元汴这里。 明代文人项元汴望着书桌上的《上阳台帖》,一时间尴尬不已。他刚刚花下重金,买来这幅作品,准备把它当作传家宝,现在正准备盖章呢。 邻居只知道隔壁是位收藏家,并不知道他家有多少传家宝,也不知道项元汴盖得一点都不比乾隆少。 项元汴搓了搓鸡皮疙瘩,恐怕自己未来的名声不会比乾隆好多少。好在亡羊补牢,为时不晚,现在还没盖章。 项元汴鬼鬼祟祟地收起了印章,好像那个盖了章的人不是自己。 他高声大喊,和邻居一唱一和,骂骂咧咧:”是啊,没有人会这么盖章的!乾隆真是无耻之徒!在下耻于与之为伍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