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1章 考场见闻-《古代科举日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绳子上系着一个铃铛,考生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拉铃唤人。她这绳子一拉,不一会儿,一个差役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杜锦宁犹豫了一下,还是掏出了十文钱递过去:“有劳。”

    看着自己前面写的文章,她在脑子里又把即将要写出来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,确认自己不会再忘记,这才拉了拉墙角里悬吊下来的绳子。

    “好嘞,请稍候,一会儿统一送来。”差役说着,又好心地提醒杜锦宁,“一竹筒清水十文钱,相公要不要来一筒?”

    想要喝水,就得找他们买。十文钱一大筒,不贵。

    不过虽有好感,但也只是态度热络一些,该收的银子却是一文也不少。他仔细地报价:“一荤一素连两碗饭,售一两银子;素菜连两碗饭,售五钱银子;一碗米饭售一钱银子。另有苞谷饼子三十文一张。不知这位相公你要来点什么?”

    可能看客要说了,能配瘦肉末而不配肥肉末,这考场还是挺讲良心的嘛。

    所以杜锦宁这一彬彬有礼的举动,顿时获得了差役的好感。

    阳光从窗棂上照进来,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带着纹的影子。慢慢地,日影从里面一直移到了外面,太阳渐渐升高,杜锦宁的肚子也适时地响了起来。

    放下碗筷,她小小地喝了两口水,润了润喉咙便放下了竹筒。

    拉了铃让差役来收碗筷,她提起笔继续奋战。

    在写到背景材料的时候,我都会自觉多码一两百字,就怕大家觉得我用资料来水字数。现在在这里说明一下哈,点点是按一千、五百字的整数收费的,这些多出来的一两百、三四百字都是不收费的。不要觉得“我了钱你就给我看资料,特么的我不会百度么?”的想法,你觉得不想看可以跳过去,因为那是不钱的。

    科考文,涉及到的资料比较多,不是宅斗那种满满都是干货。担心有人会有想法,所以特地在这里说明一下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